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智能时代加速到来,技术迭代日新月异,当代青年该如何找准定位、主动作为?这一宏大又现实的议题,需要一个能链接社会资源、启发青年思考的交流平台。由中国移动主办的“动感地带有为青年公开课”恰是为此而生。系列课程首场落地北京TOP学府,一场围绕“智能共生时代”的深度对话很好地为青年人才把握智能时代的脉络。从院士的宏观架构讲解,到企业家的微观实践分享,再到青年学子的锐利对谈,年轻人的思路正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原始部落的先民围着图腾跳舞,将岩石、动物奉为神圣之物。这一行为实际上并非迷信,而是人类宗教起源的底色——当群体对某个符号达成“它代表我们的信仰”的共识,再通过一套仪式让个体找到归属感,那么宗教就会应运而生。这种宗教化的群体情绪表达在现代社会长期存在,依旧能掀起滔天巨浪。当年,苹果新机发布,粉丝彻夜不眠,大排长队,只为抢到最新的一台iPhone。这一现象也曾把苹果推向神坛,一度被外界认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“飞鹤要做银发奶粉了!”2025年初,当飞鹤爱本跃动蛋白粉正式亮相时,市场上充斥着这样的声音。分析师们忙着将银发经济标注为飞鹤的“第二增长曲线”,投资者们期待着新的故事能够提振股价。当整个行业都在讨论飞鹤如何靠“银发经济”寻找第二曲线时,我们可能都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——飞鹤根本不需要第二曲线,因为奶粉本身就是它最坚固的“唯一曲线”。如果我们跳出传统分析框架,深入飞鹤的技术底子和产业逻辑,...
民族品牌出海,商标权博弈时常成为焦点,商标不仅是品牌出海的“通行证”,其注册、使用与维权的合规性,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。可就在多数企业谨守这一底线、步步为营时,加多宝9月30日官方发布的一则海外商标“维权告捷”文章,却似乎正在走出“反效果”。民族情怀的“真维权”还是资本的“假把戏”?9月30日,加多宝官方发布了一则海外商标“维权告捷”内容,文中既宣称相关信息转载自“香港经济日报”也提及自身在多个国家和...
2025年9月30日,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盛大启幕,各大汽车品牌竞相展现前沿产品与技术。其中,高颜都市智能SUV问界新M5 Ultra于N25馆亮相,专为追求驾驶质感与个性表达的年轻用户而来。凭借高级外观质感、华为ADS 4辅助驾驶系统、硬核底盘与超长续航,全面展现出产品竞争力。精工设计,让人一眼心动的颜值对于多数用户而言,喜欢上一台车,往往是对外观的一眼心动,尤其在国庆中秋双节自驾出游时,一台颜值出众的座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2025年,消费电子领域正持续演绎着从“参数堆砌”到“价值落地”的深刻变革。在消费者关心的领域,如智能汽车企业纷纷将研发焦点从“百公里加速”的速度竞技,转移至打造沉浸式、便捷化的“场景化座舱体验”;智能家居品牌则不再执着于单一功能的孤立升级,而是全力攻坚“设备协同的无缝衔接”难题;家电品牌的冰箱产品逐步跳出容量竞赛,开始聚焦食材保鲜周期与营养管理。一个清晰的产业转型脉络正在显现,只能说“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“把露营装备搬到客厅”、“打造专属家庭休闲角”成为2025年夏季社交平台的热门趋势,越来越多年轻人试图将客厅升级为集游戏、健身、办公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。但不少人在实践中却屡屡碰壁,想连接Switch玩体感游戏,却受制于续航总是不尽兴;用手机投屏追剧,网络延迟让人抓狂;想把笔记本电脑画面投到大屏,看着电视背后那一团乱麻的线,不知该如何下手。本应是客厅核心设备的电视,反倒成了场景升级的“绊脚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在当前消费需求日益个性化的趋势下,“以用户为中心”已成为家电行业的高频理念。然而,如何将用户的想法迅速转化为实际产品,仍是众多品牌面临的新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海尔的“听劝”实践尤为突出。9月19日,在202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现场,就揭开了这家企业将“用户声音”转化为“实际价值”的核心逻辑。正是凭借这一能力,他才得以走进3亿+中国家庭,更在全球拥有10亿+用户。用户要什么他就造什么,海尔有多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刷手机、看导航、办公创作……屏幕早已成为现代人“全天候不离身”的伙伴,但很少有人会追问,这些承载着生活与工作的屏幕,究竟出自怎样的企业之手?在大众固有认知里,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企业往往与“传统”“保守”挂钩,可恰恰有一家诞生于那个年代的造屏企业,用四十余年的突破打破了这种偏见——它就是1983年成立的天马微电子。作为中国大陆最早的平板显示企业,也是迄今存续最久的显示企业之一,天马的42年...
作者 | 曾响铃文 | 响铃说海辰储能和宁德时代之间的隐秘商业纠纷,被多家自媒体和公众号报道进入大众视野后,最近又有了新进展。9月15日,自称是“冯登科妻子”的用户通过公众号“冯登科妻子”,发布了一篇题为《冯登科妻子求助信:请不要让我丈夫成为恶性商战的牺牲品》的文章,让事件再次迅速发酵,引发了更广泛关注。一边是电池巨头捍卫技术壁垒的诉求,一边是员工家属对司法公正的急切呼唤,在这场情与法的碰撞中,媒体舆论的角色...